主办:中国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承办:北京中质信信用评价中心 你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信用网!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企业服务 政策法规 信用评价 质监公告 在线申报 联系我们
关于开展“AAA级信用企业”信用评级的通知
•  收款户名变更通知!     [2016-4-21]      •  热烈祝贺本网成功改版后正式使用     [2016-3-1]      •  关于本中心名称变更的通告!     [2016-3-1]      •  关于开展“AAA级信用企业”信用评级的通知     [2021-1-2]      •  创新专利培训通知     [2011-9-19]     
首页 > 新闻资讯 > 质检要闻
企业家,别忘了为道德“输血”
[更新:2008-10-10]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 苗向东 日前,国家有关领导人在广东考察工作、和企业家座谈时说,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一句话点破了“三鹿奶粉”事件的本质,振聋发聩。 开工厂、办企业,追求利润无可厚非,否则企业无法生存发展。从经济事实层面而言,资本确实生来具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倾向,在此过程中,它无道德可言。正如马克思当初的深刻揭露:“资本来到人间,每个毛孔都沾满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古语亦云:“天下熙熙,皆为利去;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营利赚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早期的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不仅写过《国富论》,还写过《道德情操论》。由此可见经济学与道德的天然渊源关系。 斯密曾这样阐述,市场当然是讲道德的,比如,诚信对于商人来说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品质,一个毫无信誉的人谁敢与他做生意呢?如果一名商人只是唯金钱至上,无视于商业道德,企业的寿命便不长!中国古人左丘明曾说过:“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纵观那些“老字号”企业百年不衰的成功“秘笈”,便是拥有商业道德,诚信为本。 现代企业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企业,企业伦理是其立身之本,企业家的精神与形象是企业的一面镜子。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又是企业家综合素质的反映。德国著名的伦理经济学家科斯洛夫斯基认为,企业家的道德行为可能存在的情况之一是:“存在于放弃中,通过放弃道德上有问题的机会和放弃不道德行为(违反规则的行为)来达到比有道德的竞争对手有利的竞争优势和有差别的利益。”作为一个企业家,往往要承担众多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始终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守法与违法甚至生存与淘汰的风险。摒弃道德、触犯法律的企业家,最终结果是毁了他人也毁了自身来之不易的企业。“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这说明,企业家的职业道德虽然无法用精密仪器测量,但却能在企业产品中表现出来,受到市场的彻底检验。 对一家企业来说,要想长久立足于社会,首先便是要拥有其商业道德。按民间经商者所言:知道什么样的生意该做,什么样的生意不该做;什么样的钱可赚,什么样的钱不可赚。按术语解释:商业道德是指商业上的人本思想,是人们经商营利的底线,不能谋取不义之财;所谓义是指有益于社会、国家和他人的行为,有益于人性商业经营行为,是把人放在第一位的商业理念。企业家身上要流着道德的血液,通俗来说就是经营管理者要讲良心,不赚昧心钱。企业家身上不能只流淌利润的血液。无论办什么企业,除了经济效益,还必须讲社会效益,而且必须以社会效益为根本,不做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更不能以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企业发展。 企业家加强道德修养,应牢记自身的社会责任,树立道德为先的经营方针。要组织企业全员开展伦理经营所涉及的各种传统文化精华、伦理构成和道德准则知识的学习,提升全员对伦理经营的感知度和忠诚度,塑造企业的特色文化,铸造企业的伦理灵魂。 企业家加强道德修养,应关注民生,关注质量。消费者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企业为民众生产产品,产品的质量直接关注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一个不考虑消费者健康、安全的企业家,不是一个有道义的企业家。 企业家加强道德修养,还应有制度的保障。国家应建立完善的惩治机制,对那些不讲道德、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的企业及企业负责人进行严厉惩处,让其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质量报》
【首页】  【返回】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服务条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广东站

Copyright.(c) 2001-2020 www.china12365.com All .rights. Resened. 中国质量信用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7088号-1
武汉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