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的互动
——智能环保代步车服务奥运会场馆侧记
□ 本报记者 王惜纯/文
在鸟巢周边、奥林匹克公园内,甚至奥运场馆长长的围栏旁,常常可以见到奥组委工作人员、民警及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脚踏一种两轮代步车,灵活自如地穿梭在现场,维护着公众秩序。
别看这种代步车外形非常简单,它却是个智能安保新助手,可以和使用者“心有灵犀”。
这种两轮代步车非常小巧,比机动车操作方便,不需要大量的停车位,无任何尾气排放,比自行车占地面积还小,可以自如地进出电梯,移动速度快,省时省力。而且踏上它,工作人员就有了离地20厘米的额外高度,明显高出人群一头。这就意味着,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工作人员就能立即看到。神奇的是,驾驶者只要身体稍微前倾,它就会加速;向后倾,它就会减速直至停车;想转弯时,只需要简单地向左或向右移动。
这是不久前北京城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简称城建国际)发布的奥运临时设施6项新产品之一 ———思维(Segway PT)两轮代步车。
据介绍,这种两轮代步车由一个智能感应器网络、机械装置、推进器和控制系统来控制。工作原理与人体有点相同:有类似人腿的两个轮子,一个心脏般的马达,一组大脑般的微处理器,还有一套复杂的类似人体平衡系统的倾斜传感器和陀螺传感器。
当操作者踏上去的那一刻,5个微型机械陀螺感应器和两个加速器,就会感应到地势的变化以及操作者身体的位置,速度是每秒钟100次,比大脑思维还要快。难怪人们称它为思维代步车哩!
而且,当车子向前倾斜时,马达向前驱动两个轮子,以阻止其倾倒。当乘车人向左或向右转动车架时,马达使一个轮子的速度高于另一个轮子,从而达到人车合一、运动自如的境界。
据城建国际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看上去非常酷的代步车,最快速度能达到25公里/小时,动力采用的是新能源锂电池,一次充电可行驶40公里。目前,思维两轮代步车已广泛应用于奥运场馆、非竞赛场馆以及首都国际机场的安保工作中。《中国质量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