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承办:北京中质信信用评价中心 你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信用网!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企业服务 政策法规 信用评价 质监公告 在线申报 联系我们
关于开展“AAA级信用企业”信用评级的通知
•  收款户名变更通知!     [2016-4-21]      •  热烈祝贺本网成功改版后正式使用     [2016-3-1]      •  关于本中心名称变更的通告!     [2016-3-1]      •  关于开展“AAA级信用企业”信用评级的通知     [2021-1-2]      •  创新专利培训通知     [2011-9-19]     
首页 > 新闻资讯 > 质检要闻
“第一制造国”意味着什么
[更新:2008-8-15]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世界权威研究机构环球透视(Global Insight)最近公布的2009年全球经济发展形势预测的结果显示,明年全球制造业的增加值将达到11.783万亿美元,中国将以17%的份额位列全球第一,而美国则会少中国一个百分点,退居第二。去年该机构还认为美国制造业的领先地位有望维持到2013年,而现在的预测结果却将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国”的预期提前了4年。于是,该机构断言,这一变化将终结美国100多年来在全球制造业的支配地位。而一些经济历史学家则据此更进一步论断,这将使中国回归其在大约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占据了约1800年之久的世界第一。 看到有人将世界“第一制造国”的冠冕加诸己身,相信一定会有许多中国人在心中暗生一种自豪感,但是,只要稍微对中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形势有所了解,并有一些理性的判断,当会很清楚,这个或许真的会降临到中国头上的世界“第一制造国”的头衔,不仅相当沉重,而且也不会像看上去的那样光彩照人。 关于这一点,丢掉“世界第一”宝座的美国人看得倒十分清楚。总部位于华盛顿的行业组织———美国制造商协会(NAM)主席约翰·恩格勒,对上述预测给出了相当冷静的评价。他一方面表示,由于中国的规模优势,加之当前美国经济增长减速,赶超将“不可避免”,另一方面他却认为:“这对美国应当是有益的,因为这既有利于全球人口最多国家的政治稳定,又意味着美国继续拥有向这一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出口及投资的机会。” 站在美国人的立场上看,恩格勒的这种中庸化的表述,自然更多是对美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乐观期待,可是转换到中国的立场,他的观点无疑会变成一种必须引起我们关注的提醒。要知道,在制造业“不可避免”地退一步,绝非只是对应当前美国经济增长减速这一点,这一“退”之后,恰恰让美国人看到了在“第一”的位置上可能会被忽视更多、更好的“机会”,如果美国人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并将其转化为向前“跨”出一步的力量,这对他们来说当然是“有益的”,而对中国而言,却将是十分可怕的。 如果把恩格勒的以上表述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说过的一句话联系起来,你就可以体味到其中所蕴含的可怕力量了:“中国越发展,美国越富裕。”尽管郎咸平的这种观点失之偏激,这也是他“敢于放言”的一贯作风,但只要了解这一观点背后的逻辑支撑,我们当能发现,这种“放言”也是一种“危言”,“耸听”之后,的确有发人深醒的道理。 在郎咸平看来,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根源在于我们一直处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最末端,即“6+1”结构中价值最低的“1”的部分。所谓“6+1”结构,即在全球制造业产业分工7大环节中,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货物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商业零售这6个软性环节创造(占有)了9成的价值,而加工制造作为唯一的一个硬性环节,却只创造(占有)1成的价值。这个“1”在整条产业链中不仅价值最低,创造盈利最少,而且还要承担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巨大社会代价。相反,美国制造业却几乎掌控着“6”的部分,它现在放弃“1”,也就意味着要在“6”中寻找更多的机会,索要更多的价值。 事实上,中国经济近些年的发展现状也印证了郎咸平的部分观点。人们已经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作为拉动中国这架大车最重要的引擎———“中国制造”目前正面临着一种十分复杂的境地。一方面是中国重化工业的高歌猛进,推动“中国制造”将全球竞争推向极致;另一方面,资源与环境的困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成为世界性的危机,中国制造的代价越来越昂贵。制造能力强而技术能力弱,产业规模大而产品附加值小,硬件规模大而软件规模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等问题已经暴露无遗。 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以往的成本竞争优势正在消失,一个高成本的中国制造业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于是,在不放弃仍有潜力和价值可挖的“1”环节,即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作为中国制造业增长重要支撑的前提下,把握全球产业升级的契机,实现产业重塑和转移,在“6”的环节寻找突破口,就成了中国制造业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真正走向“世界第一”的唯一道路。《中国质量报》
【首页】  【返回】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服务条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广东站

Copyright.(c) 2001-2020 www.china12365.com All .rights. Resened. 中国质量信用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7088号-1
武汉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