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傅小冰)近年来,云南昌宁县立足山区农业县实际,围绕建设云南省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优势,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的要求,发展壮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俱佳的绿色产业,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广应用标准化,使绿色经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昌宁县质监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核桃在昌宁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2007年末,全县核桃标准化种植面积达5.02万公顷,农民人均拥有核桃0.15公顷;核桃产值达2.1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近673元,约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近来,丰产栽培技术不断普及,芽苗砧嫁接、栽植薄膜覆盖技术推广面积分别占新植面积的50%和100%。产品加工集散带动力日渐增强,已有核桃加工企业100多个,除加工销售本地核桃外,还有邻近州、市、县200多万千克核桃干果运入昌宁加工销售,昌宁正逐步成为滇西核桃产品的集散中心。
茶叶是昌宁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2008年,全县茶地总面积8978公顷,其中投采面积7370公顷。有茶叶初制所370多个,初精合营茶厂13个,精制加工茶厂18个,年初制能力7500吨,精制加工能力近1万吨。春茶期间,共生产干茶381万千克,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3.3万千克,增长了6.5%。今年5月,昌宁成功组团参加了中非民营经济论坛暨首届澳门国际茶叶博览会。通过以昌宁民族茶文化专场演出和茶艺表演的方式,向29个参展国家和地区成功宣传推介昌宁茶业,得到港、澳、台同胞及外宾的好评。
蚕桑是昌宁的一项新兴产业,也是该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突破。今年,全县计划完成标准化新植桑园面积676公顷,养蚕5050张,交售鲜茧15.15万千克。共有10个乡镇5316户农户种桑,种植面积750公顷。
质监局的工作人员还对记者介绍,昌宁全县计划到“十一五”末,核桃标准化种植总面积达7.37万公顷,年产量突破1000万千克,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茶叶总面积达1.1万公顷,总产干茶950万千克以上,实现总产值5.5亿元以上;桑园总面积达3350公顷,养蚕4万张,产蚕茧1400吨,实现产值2800万元以上。《中国质量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