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衣衬出奥林匹克的曲线
中国奥委会启动未来4年大型赛事服装征集工作
□ 本报记者 陈军梅
为更好地宣传中国奥委会品牌,并与企业界达成持续共赢的合作,让企业品牌与奥林匹克运动共成长,中国奥委会继今年5月8日正式发布新商用徽记及启动2009~2012年市场开发之后,近日,又将启动2009~2012年周期内11个大型国际综合性赛事的礼仪服装及运动服装征集工作。中国奥委会通过寻求与中国优秀服装企业全面、深入的合作,以期为企业搭建高效的营销平台,共同促进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长远发展。
据介绍,2009~2012四年间,中国奥委会将组团参加2009年中国香港第五届东亚运动会、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2010年新加坡第一届青年奥运会、2010年广州夏季亚运会、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和2012年中国海阳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等11个大型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
据悉,此次中国奥委会2009~2012年赞助计划征集的对象包括国内外正装行业及运动服装行业内有意向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的企业,征集方式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授予企业的权益期限将自签约之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
而对于最终合作企业的确定,中国奥委会也明确了标准,即企业除需具备较强的实力与发展潜力之外,企业品牌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契合度,企业的社会公益形象,企业对奥林匹克运动理念的理解和推广能力以及企业以往对中国体育事业的支持等都是考察的关键。中国奥委会此后还将陆续展开其他类别的征集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以中国奥委会品牌为核心,把这11个大型赛事的代表团资源整体打包,配合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徽记及称号使用营销权、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集体肖像使用权、奥林匹克主题活动优先谈判权、获得反隐性营销保护权以及赛事款待等多方面权益,共同形成了内容广泛、内涵丰富的回报平台。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北京奥组委及其合作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奥林匹克推广活动,渗透到体育、文化、艺术、教育、环境、科技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有力地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中国质量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