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承办:北京中质信信用评价中心 你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信用网!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企业服务 政策法规 信用评价 质监公告 在线申报 联系我们
关于开展“AAA级信用企业”信用评级的通知
•  收款户名变更通知!     [2016-4-21]      •  热烈祝贺本网成功改版后正式使用     [2016-3-1]      •  关于本中心名称变更的通告!     [2016-3-1]      •  关于开展“AAA级信用企业”信用评级的通知     [2021-1-2]      •  创新专利培训通知     [2011-9-19]     
首页 > 新闻资讯 > 质检要闻
山西阳城10万蚕农受益标准化
[更新:2008-6-26]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本报讯 (张红胜)“如果不实行标准化养蚕,我们想都不敢想能有今天这样的喜人局面,是标准化养蚕让我们走上了致富路。”近日,山西省阳城县次营镇苏村养蚕大户李党龙在自己的养蚕大棚内,深有感触地说。去年,他养了28张蚕,收入达到2.1万元,今年将达到35张,收入有望突破3万元。 类似李党龙这样的养蚕大户在阳城县还有许多。阳城县具有悠久的养蚕历史,是全国三大优质蚕茧基地之一,蚕桑生产标准化国家重点示范区。在实施好这一特色富民项目中,阳城县标准化委员会组织质监、蚕桑等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编制出台了《桑蚕一代交种繁育技术规程》、《桑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等10余个地方标准,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以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辅的蚕桑生产标准体系。阳城县质监局还联合农业、蚕桑等相关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相关标准,深入到户,共开展培训200余场次,培训蚕农2万余人次。培训极大地调动了全县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保证了蚕桑质量和产量的提高。 今春,全县栽植高效快速丰产密植桑园133公顷,改良嫁接桑树30万株。截至目前,西河、芹池、次营、八里弯、三利公司等乡村和单位通过不同形式共育优桑1000多万株。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桑园建设,全县围绕建设10万亩优质蚕桑基地县的战略目标,创新发展思路,制定了“栽桑、管桑、制种、制药、养蚕、上蔟、收烘”等一系列标准。阳城县政府出台补助奖励政策,据统计,仅县财政支持蚕桑生产标准化资金就达近400万元。他们还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政策机遇,把指标优先让给实施蚕桑生产标准化工程的基地村。该县还紧紧抓住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的战略机遇,积极申报,审时度势出台了“新发展桑园每亩补助200元、每张蚕种直补5元、每栋活动大棚补助300元、原蚕户每生产一张杂交种补助1元”的优惠政策。全县走出了一条“新技术+新品种+规模化+专业化=高效益”的蚕桑快速发展新路子。实现了地埂桑向蚕桑园区转变、传统型模式向科技型模式转变、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发展转变的新格局。 通过实施标准化养蚕,该县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均有大幅度提升。蚕农收入也由2002年的1617万元,以每年2000万元的速度递增,现在已经达到8200万元,连创历史新高。 蚕桑生产标准化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民得到了实惠,而且促进了蚕茧市场的有序竞争,带动了当地农业标准化的全面发展。该县次营镇在桑树栽培上实行了桑苗栽植管理标准化,在养蚕上统一标准进行收购、喂养、上蔟、釆茧,并配套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农户签订产品质量管理责任书,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指导,生产出的蚕茧经检验合格后由公司统一收购。通过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也保证了农民的收入。寺头乡原来无任何加工企业,实行统一种植、统一发种、统一收购、统一加工后,走出了一条以标准化栽桑养蚕为技术支撑、相关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办起了以桑树副产品——桑椹为主要原料的饮品加工厂,产品畅销全国,大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深受农民欢迎。据统计,仅此一项,阳城县就解决了10万人的就业,其中原料加工人员就达2万人,为实现农业调产、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质量报》
【首页】  【返回】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服务条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广东站

Copyright.(c) 2001-2020 www.china12365.com All .rights. Resened. 中国质量信用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7088号-1
武汉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