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脑“风暴”
——辽宁检验检疫局开展全员岗位技能培训暨专项技能竞赛活动纪实
郜 兵 张默威 本报记者 陈 曦
“6月,我刚参加完辽宁检验检疫局特种设备中锅炉压力容器和电梯岗位培训班,锦州国际酒店就从德国进口了9部货值达146万欧元的电梯。我把培训班上某企业因进口设备安装不当而发生的血的教训复述给酒店负责人,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图纸施工、安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11月5日,辽宁锦州检验检疫局年近五旬的老检验员这样描述他的培训心得。
犹如一场席卷辽宁检验检疫系统的健脑“风暴”,自今年5月开展的辽宁检验检疫局全员岗位技能培训暨专项技能竞赛活动,使辽宁检验检疫系统每一名工作人员都亲身经历了从培训、学习到竞赛、提高的磨炼,亲身体会到了“风暴”过后思想认识的升华与各项专业技能的提高。
坚持“四抓”赢在起跑
“在能力素质培训和竞赛中要求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培训比武,更不能流于形式;在培训中坚持‘练为用’、‘练为战’,做到一局一策、一处一策、一岗一策、一品一策,切实提高实用性、针对性;在竞赛中坚持“比优劣”、“分高下”,最后成绩拉大榜,排先后。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过认真开展好培训、竞赛活动,营造比学赶帮、争先创优的氛围;通过培训竞赛,产生岗位能手、工作标兵,树立标杆,宣传典型。这是辽宁局局长在研究部署全员岗位技能培训暨专项技能竞赛活动时提出的要求。
按照辽宁局党组确定的思路,辽宁局将全员岗位技能培训暨专项技能竞赛活动各个阶段全部纳入绩效管理,以绩效管理为总抓手,促进培训和竞赛活动有效进行,确保培训教学质量。
负责培训竞赛组织协调工作的辽宁局人事处用“四个抓”来总结历时近半年的培训竞赛工作特点:抓地位,局长亲自领导培训比武工作,对培训比武活动经费全力给予保障;抓能力,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开展技能竞赛,使检验检疫关键岗位、敏感岗位和重点岗位的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抓氛围,营造岗位成才、技术光荣、钻研业务的良好风气;抓质量,确保通过培训真有提高,通过比武真受到激励。
一个创新奠定基础
为探索创新培训模式和竞赛形式,辽宁局严格遵循该局党组确定的“学习-调研-决策-执行-监督-反思-总结-提高”十六字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早在今年7月,辽宁局人事处就会同局信息中心联合开发出辽宁局岗位技能培训暨专项技能竞赛信息平台,方便广大干部职工随时上网学习、查询、了解检验检疫有关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执法政策、国外最新要求。与此同时,“培训教材”、“培训考试”、“培训自学”、“答疑解惑”、“动态信息”五项培训工作也被首次纳入到信息化管理体系,形成了新的培训模式。
点击位于辽宁局内网的培训信息平台,辽宁局的干部职工可以看到“通知通告”、“各部门资料”、“在线咨询”、“在线考试”、“动态信息”和“经验交流”6个模块。据负责“通知通告”、“在线考试”、“动态信息”3个模块更新的辽宁局人事处有关人士介绍,他们除了定期对该模块进行维护更新,还不定期将国家质检总局、辽宁局以及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发布给各单位、各部门。培训平台已被纳入到绩效考核工作,由辽宁局绩效办定期对各部门实施考核,确保岗位技能培训信息平台有效运行和实施。
辽宁局实行的这种培训信息化管理模式极大地加强了干部职工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很快,辽宁检验检疫系统形成了“人人了解岗位培训、人人关心岗位培训、人人参与岗位培训、人人落实岗位培训”的氛围。
“四个引领”成效显著
在持续近半年的培训竞赛活动中,每一个阶段、每一次动员、每一次培训、每一场竞赛,都有该局党组成员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这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职工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立足岗位成才的激情和信心。
截至目前,辽宁局18个部门的63个岗位已经全部完成培训工作,有13个岗位开展了岗位技能竞赛活动,其他岗位技能竞赛活动和业务岗位准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辽宁局局长用“四个突出引领”来诠释培训竞赛活动取得成功的“秘密”:突出思想引领,用局党组价值取向、工作思路指导培训比武工作;突出技术引领,充分发挥科技委、专业委作用;突出工作引领,通过“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进出口食品安全专项整顿”、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各项检验检疫工作任务促进培训比武活动的开展;突出绩效引领,将培训和比武竞赛全过程纳入绩效考核之中,确保培训比武竞赛活动可抓可控、落到实处。
《中国国门时报》